通知公告
< >
新闻动态

强师提质·赋能课堂 | 我校成功举办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提升及课程改革项目培训

2024-12-20

强师提质·赋能课堂

我校成功举办

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提升

课程改革项目培训



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进一步推动我校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教学与课程建设能力,激发教师内在的驱动力,追求卓越的教学品质,引领教师持续成长,我校于2024年12月8日及15日举办了“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提升及课程改革项目”培训此次培训荣幸邀请到广州工商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程振锋教授担任主讲嘉宾。程教授是管理学博士、国家首批认证管理咨询师。作为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指委“优秀双师型教师”及省级一流课程《战略管理》的负责人,构建“四保障、五层次、多类型、全覆盖”教师教学培训体系开发了《应用型课堂系列教师培训课程》,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培训经验

本次培训的核心主题为“强师提质·赋能课堂”,旨在为教师提供迎接课堂教学挑战的有力支持。培训内容将全面覆盖认知教学理论、课程准备策略、知识呈现技术、辅助教学工具,以及高效的交互呈现技术。通过系统性的学习,教师们将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显著提升课堂互动性与教学效果,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本次培训吸引了来自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40名教师积极参与,人事处杨俏文副处长在开班仪式致辞,并在培训结束时总结了学习成果,寄语教师们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教学之中,同时倡导大家积极推广这些经验和做法,共同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在12月8日的培训活动中,程振锋教授以其深具启发性的主题“破解零反馈的课程呈现技术”开启了本次教育盛会的序幕。教授引领与会者深入探讨“做一个快乐的教师”这一课题,激发了教师们分组讨论的热情。他们积极交流如何在教学中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以及这种充满活力的教学方式如何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通过教师们自我介绍的环节,我们得以窥见每位教师的专长所在,以及他们职业生涯中那些令人心生欢喜的瞬间。

围绕“我们上课时的焦虑”以及“教师缺少:成就感,认可度”等核心议题,与会者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目的在于挖掘这些焦虑情绪的根源,并共同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同时,探讨了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可能遭遇的成就感和认可度不足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教师职业发展和教学成果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

程教授以“折纸飞机”的活动巧妙地比喻了教学模式的多样性,生动地展示了教学方法不应局限于教案的框架之内。随后,教师们分享了各自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方法和工具。程教授以学校的教学规范为指导,深入剖析了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并要求参培教师根据学校的教案要求,提交一份精心设计的课程教案。


·
·


在12月15日的培训中,程教授为参培教师们带来了关于故事讲述结构的精彩讲解。他特别强调了结构化讲解的重要性,提出了“开门、进屋、关门”三个关键步骤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逻辑性。程教授进一步探究了评价方法,特别是AKS评价方法,该方法涉及对知识、技能的评价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观察。他强调了教学工具的使用对于提升授课效率的重要性,并为学生创造更高的可信度及更专业的教师形象。程老师还讨论了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包括学生发言、讲授、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这些都是促进学生参与和学习的关键环节。

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面,程老师强调了清晰、简练、条理地呈现课程内容的重要性,以“归来的沙克尔顿”案例演示在讲课过程中采用结构化、形象化的讲解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育的本质上,程老师强调了对话和交流的重要性,以及激发学生思考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在本次培训中,程老师致力于深化参与者的教学技艺,同时探索与学生或客户沟通互动的更高效途径。他特别强调了“55387”原理,这一原理被认为是提升学员整体印象分的关键,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程教授审阅了教师们提交的教案,并针对每个方案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优化建议。

随着培训课程的圆满结束,每位教师在尾声之际以一句精炼的总结分享了他们对于本次培训的深刻体会。这些简洁而深刻的语句,不仅为参与培训的教师们确立了追求卓越教学、成就合格教师的崇高目标,更如同灯塔般照亮了他们未来的教育道路。


·


在本次由我校教师发展中心精心策划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提升及课程改革项目培训中,主讲专家程振锋教授带领教师们深入剖析教学理论、课程准备策略以及知识呈现技术,助力教师们提升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互动水平,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的多元化教学方式,教师们掌握了科学的教学方法,更在实践中学会如何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潜能。参培教师们不仅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更经历了一场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深度交融

此次培训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校在教师队伍建设征途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教师们面对课堂教学挑战、追求卓越教学提供了坚实的支持。随着教师们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动力,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将见证更多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更加生动的课堂氛围,共同推动我校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编辑 | 张鸿锐 莫童童

初审 | 张鸿锐

复审 | 谢伟武

终审 | 符传波

意见反馈|hsxyjxjyxy@163.com

广州华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上一篇:广州华商学院AI赋能教育 探索AI教育新模式,培养专业人才
下一篇:聚焦华商人才培养创新前沿--广州华商学院“骨干教师训练营”这样开班→
c